“其中,有三个方面的猜测正在逐步兑现,分别是
中美
利差变小、
美元指数
盘整和金融
动荡
加剧,这是导致近期人民币汇率回调的主要原因。
” 对于这三个方面,管涛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: 第一,中美利差变小。
结合
美国经济恢复的情况,会出现两种情形。
其一,若美国经济如期恢复,即便美联储不加息,在美联储宽松边际减弱和通胀预期的刺激下,美债收益率仍有可能走高,导致中外利差收敛(疫苗对人民币汇率是利空)。
其二,若美国经济重启受阻,而
中国货币政策不变,中美利差扩大;但如果中国货币政策放松,则中美利差保持或收敛。
第二,美元指数盘整。
去年有市场观点认为美元指数进入了中长期的贬值通道,并认为美元今年会继续走弱。
但近期看到美元开始反弹,这是由于一旦
疫情得到控制,接下来就看谁的经济修复得更快。
实际上,美国的经济在疫情暴发之前比欧洲、日本都要好,叠加欧洲的疫情在近期又出现了第三波传播,所以美元最近又开始走强了。
第三,金融动荡加剧,分为国内和国际两种
风险。
国内风险在于信用风险暴露,银行呆坏账增加。
国际风险则在于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引起的金融动荡,以及对新兴市场债权或资产的减记风险。
“扩流出”是资本双向开放的 芝加哥联储
主席埃文斯与大部分其他同僚意见一致,即
利率可能需要保持在近零水平直到2023年年底,
他说,他预计今年会出现一段令人不安的通胀上升期,但是在确保通胀不会再次回落到美联储2%目标之下前,美联储
不应该调整政策。
另外,达拉斯联储主席
卡普兰重申了他长期以来的担忧,即低利率和美联储的
购债计划可能加剧市场的过剩和失衡。
他说,一旦疫情消退,美联储应该
缩减债券购买
规模,并在2022年加息,并暗示他甚至可能对同时采取这两种行动持开放态度。
卡普兰在瑞银组织的一次虚拟讨论中表示,
我的想法是先缩减购债规模。
在我看来,在调整联邦
基金利率之前应基本完成缩减购债,但我希望在这方面保持灵活性。
为深入贯彻落实
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
会议精神,进一步加强对
网络平台企业从事
金融业务的监管,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,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,2021年4月29日,
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、证监会、外汇局等
金融管理部门(以下简称金融管理部门)联合对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
约谈,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主持约谈。
腾讯、度小满金融、京东金融、字节跳动、美团金融、滴滴金融、陆金所、
天星
数科、360数科、新浪金融、苏宁金融、国美金融、携程金融等13家网络平台企业实际控制人或
代表参加了约谈。